方法修行與宗教修行 Method-Based Practices vs. Religious Practices
修行可以是為了與某位神靈交感,或如不同宗教所指的超脫人世間的「生老病死」的苦海到達彼岸,並從此成佛成聖;也可以是為了養生治病(身體或精神疾病),提升內在的精神和靈性修養; 甚或在好奇心驅使下為了追求某種特殊的個人體會和獲得某種特異能力等等。從古到今,在全世界不同地區的文化當中都有一部份人基於各自不同的原因而選擇進行某種個人修行活動,例如禁食、冥想、拳術或調身術、舞蹈等修行活動,當中很多修行方式也同時需要修道者遵守不少的戒律,並以戒律來輔助和增益修行的效果,也可以避免在修行過程中產生偏差導致反效果。
從古到今流傳的有印度的瑜伽法和佛法修行,中國的各種意守、辟谷、導引、吐納法和拳術等等,伊斯蘭蘇菲教派的旋轉舞,基督教隱修派的靈修法,各地流傳古薩滿巫術文化的巫舞、啟靈和冥想法等等各種系統性修行方式。客觀來看,這些修行方式幾乎都是在古代醫學、唯心主義、泛靈論、一神或多神論等背景下所產生的修道主義。
但從每個不同的修道者的主觀經驗得出,在修行過程期間會出間大量的「特殊主觀意識現象」,例如異常專注、感受到各種不同體溫以及體感突然改變、產生如服食迷幻藥者的視像幻覺、聽覺異常敏感甚至可以聽到自己血管跳動聲音、異常的失重感等等。而且這些現象都可以是漸進式放大,也可以是漸退式消失,反覆無常。為了體會或克服這些「特殊主觀意識現象」也是作為部份修行人修行的主要動機和目的。
在種種的修行方法當中可以簡單歸納為-「方法修行」以及「宗教修行」兩種:
方法修行
方法修行的特性
近代有不少人認為「專心一致並同時放鬆地」進行某些活動也可以被認為是有效的修行的方法,例如進行某種運動、繪畫、舞蹈、書法、唱歌等等,所以這些活動也可被歸納成「方法修行」。「方法修行」通常基於實踐經驗,強調技術和方法的應用,來達到身心健康、養生治病、增強思考能力、提高專注力等等現實功能性的目的。方法修行強調靈活性和個性化,不同人可以選擇不同的修行方式,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並不依賴固定的儀式或場所,也可以根據個人需求進行調整。現代常見的方法修行為包括瑜伽、冥想、氣功、正念行為等技術,這些技術近代也積極尋求現代科學研究的支持,希望提出更多客觀數據上的證明,以證明其修行方法有實際對身心的功效和好處。
方法修行可能產生的問題和偏差
方法修行強調實用性,更多關注身體和心理健康以及應用方法,在修行過程中遇到未知的現象可能會缺乏支持,所以也比較容易在修行過程中產生自我懷疑。而與宗教修行相比,方法修行大多數時候是個人單獨進行,可能缺乏強大的社群支持和歸屬感。在獨自修行的路上缺乏專業指導容易導致錯誤的練習方式和修行方法,可能導致更多其他更嚴重的身體和精神的健康問題。
另外,有些方法修行可能僅僅停留在表面,沒有深入理解其背後的原理和目標,例如僅僅將瑜伽視為體式鍛煉,而忽略了其對精神和心理的益處;也會容易過度依賴特定技術和方法,而忽略了內在的感受和自我反思,例如過度關注修行的技術細節;有些人也會過度分散於多種方法修行,缺乏專注和持續性的練習,而無法獲得更深層次的效果。
宗教修行
宗教修行的特性
宗教修行基於宗教信仰和教義,強調精神和靈性目標的追求,以尋求內在平靜、精神解脫和在該宗教教義內的靈性提升為主要目標。宗教修行通常有固定的宗教儀式和規範,這些儀式和規範通常需要在固定的時間在特定的宗教場所進行特定的行為,這可以為信徒帶來穩定感和安全感,也可以幫助信徒在日常生活中找到精神的寄託,儀式的重複性也有助於培養專注力和內在的平靜。另外,除了修行以外,作為教徒也需要維持教團的營運,以及需要完成該宗教的義務,如推廣教義、社區支援、舉辦和參加各種宗教團體活動等等。所以,宗教修行通常有一個龐大宗教架構及其社群支持,信徒和師徒之間透過在生活層面或修行經驗的分享等互助行為,帶來在修行期間心理上的安慰和支持。
宗教修行可能產生的問題和偏差
但宗教修行可選擇的修行方法主要是該宗教的傳承下來的方法,通常有固定的儀式、地點、時間和行為等等規範,而該宗教的信眾通常不會或不能選擇其他宗教的修行方法,所以在修行方法來說比較缺乏靈活性。而很多宗教社團很強調宗教社群內的生活和溝通,並需要修道者的信仰和精神上的全情投入,這對於一開始沒有宗教信仰或比較內向的人來說可能覺得難以適應,而且會因為太多修行以外的活動難以專心修行。
但不同宗教信仰和教派過度強調宗教信仰的排他性,而且在教義之間也會可能存在差異,很容易引發衝突和爭議;信徒普遍認為只有自己的宗教信仰是正確的,過度依賴宗教教義而忽略了其他信仰和方法的價值,也會缺少對自身經驗的反思和理解,盲目遵從教義而不考慮自身的需求和現實情況。過度強調宗教(儀式)形式,也忽略了內在的精神修養,變成僅僅參加宗教儀式而不真正理解其意義,讓宗教儀式變成為討好某個神靈讓其滿足自己個人慾望需求的「娛神方法」。
另外,很多宗教都會有「正與邪」的二元對立情況,修行人也特別容易受到該宗教的二元正邪觀所影響,在修行過程中會特別容易看見「正方」的「神靈」,也可能會看見「邪方」的鬼神和惡靈,修行者一旦陷入在其中差生修行路上的偏差或會造成嚴重的精神問題。例如對該宗教的「正方」神靈有任何願望或者主觀意識投射,而看見被認為是該宗教的神靈,最後完全相信自己幻想出來的神靈對自己作出的指示而做出各種危險的行為,例如自殺、傷害他人身體等等;也會因為看見該宗教「邪方」的鬼神或惡靈而心生恐懼,在修行路上提心吊膽。這些宗教幻象甚至波及在日常生活中,例如無故感到身體明顯不適並產生強烈的恐懼反應等等,影響生活及工作。